落叶书简
林远站在秋日的宫苑中,看着金黄的叶子从古槐树上缓缓飘落。每一片落叶都像一页未写完的信笺,在微风中打着旋儿,最终沉寂在青石板上。他伸手接住一片,叶脉在阳光下清晰如掌纹,仿佛承载着某种未竟的誓言。三日前那个奇异的梦,便是在这样的午后悄然潜入他的意识。 那时他还是个初入翰林院的年轻书吏,终日埋首于典籍之间,抄录着帝王将相的丰功伟绩。某个秋夜,他伏案小憩,忽然听见纸页翻动的声音。睁开眼,案头的落叶竟自行叠成一封书简,墨迹如活物般在叶面上游走,组成一行诗句:“月隐西山时,往寻旧时约。”他惊醒,四周唯有烛火摇曳,落叶仍散乱在案头。但那诗句如烙印般刻在他心中。 次日当值,林远心神不宁。经过御花园时,他看见个白发老翁坐在石凳上整理落叶。老翁将叶子按纹理分类,动作缓慢如仪式。“叶落归根,人寻旧梦。”老翁未抬头,声音却清晰传来,“年轻人,你可见过会说话的书简?”林远怔住,老翁已消失不见,只留一地排列成卦象的落叶。 那夜他再度入梦。落叶书简重新出现,墨迹化作具体景象:幼时家乡的枫树林,母亲在树下教他识字。现实里,母亲早已病故,他离乡求学多年。梦中的枫叶一片片变成字符,拼出他遗忘的童谣。醒来时枕边竟真有片枫叶,叶脉恰好构成童谣首句。他开始怀疑,究竟是他走进了梦境,还是梦境侵入了现实。 随后的日子,林远在现实与幻象间徘徊。批阅奏章时,朱砂会突然晕染成枫叶形状;漫步回廊时,风声会夹杂幼时歌谣。某次在藏书阁整理旧籍,他偶然发现本前朝笔记,记载着“叶笺传梦”的传说:前朝有位太子,每逢秋分便能用落叶与逝者通信。笔记最后几页被虫蛀得支离破碎,唯剩“镜花水月”四字完整。 秋分前夜,林远循着梦中指引来到废弃的镜月亭。亭中石桌积满落叶,他伸手轻抚,叶子突然悬浮空中,组成那首完整童谣。母亲的面容在叶间若隐若现,微笑着向他点头。他欲开口,一阵秋风吹散叶阵,幻象如烟消散。晨曦初露时,他独自坐在亭中,手中紧握着片普通枫叶。 如今站在同样的宫苑里,林远终于明白:那些书简从未存在,又始终存在。它们是他对过往的追忆,对未知的探寻,在秋叶的翩跹间获得形体。最后一片叶子落在他肩头,他轻轻拂去,走向等待批阅的文书堆。远处钟声响起,惊起群鸦,羽翼划破天空如撕开的信笺。 一切重归寂静。唯有秋风依旧,卷着落叶,在青石板上写下无人能解的诗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