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ost

月宫茶话

太空站第三区的通风管道旁,有片总也扫不干净的茶叶。它卡在金属网格间,每天随着循环系统送来的微风轻轻颤动,像极了秋日枝头将落未落的枯叶。 老周第一次注意到这片茶叶时,正是他轮值的第三百个地球日。作为太空站最年长的维护员,他负责收集那些被遗弃在角落的记忆碎片——不是用仪器,而是用他那双能看穿时间褶皱的眼睛。 “又是个执念太深的。”老周对着茶叶喃喃自语。 茶叶的主人叫吴明,三个月前因氧气泄漏事故离世。按规定,他的私人物品已被封存,唯独这片从家乡带来的武夷岩茶,挣脱了收纳袋,固执地留在人间。 老周伸手轻触茶叶,往事的涟漪便在空气中荡漾开来。 吴明生前最爱泡茶。每逢农历十五,他都会在观测舱摆开茶具,对着地球的方向独酌。他说太空中没有季节,但茶叶知道——当茶汤泛起金色,便是故乡的秋;当叶片缓缓舒展,便是远山的云雾。 “老周,你信吗?每一片茶叶都记得它来自哪棵树。”吴明曾这样说过,眼睛望着舷窗外那颗蓝色星球。 现在老周信了。因为这片茶叶里,藏着吴明未了的心愿:他想用最后一片珍藏的老茶,泡一壶谢师茶,给那个教他识茶、辨味,送他走上航天之路的老人。 可老人已在五年前去世。 老周叹了口气,从工具包里取出个巴掌大的琉璃瓶。这是他特制的“轮回匣”,能暂时容纳那些不肯离去的执念。他小心地将茶叶收进瓶中,琉璃立刻泛起温润的光泽。 接下来的七个地球日,老周在太空站的各个角落寻找合适的“媒介”。他试过用营养液培养的盆栽,试过水循环系统的涟漪,甚至试过厨房机器人做的茶糕,都不对味。执念这东西,最讲究一个“恰如其分”。 转机出现在第八天。新来的实习生林小雨因为想家,在休息室偷偷抹眼泪。老周看见她手腕上系着的红绳——那是她奶奶给的护身符,上面缀着颗小小的茶籽。 “姑娘,借个缘分。”老周说。 他用吴明的茶叶泡了壶茶,茶香袅袅中,让林小雨把红绳浸入茶汤。奇妙的事发生了:茶香与思念交织,在空气中凝结成淡金色的雾霭。雾霭中,渐渐浮现出一个老人的轮廓——正是吴明念念不忘的茶师。 “这小子,还是这么倔。”茶师的幻影摇头轻笑,端起不存在的茶杯,一饮而尽。 执念化作青烟,缓缓消散。 老周以为这事就了了。可第二天,他又在同一个位置看见了那片茶叶——完好如初,仿佛从未被收走过。 “怎么会?”老周皱起眉头。 这次,茶叶呈现的是另一个记忆:吴明第一次在太空站过生日,同事们用再生食物做了个蛋糕,难吃得要命。他偷偷拿出珍藏的茶叶,就着应急灯的金光,给自己泡了杯生日茶。 “太空茶,别有一番风味。”记忆中的吴明笑着说。 老周再次打开轮回匣。这次他找到当初给吴明过生日的同事,用同样的方法化解了这份念想。 可茶叶依旧在第三天出现了。 第四次、第五次、第六次……老周渐渐明白,这不是普通的执念,而是吴明用全部人生熬成的“茶魂”。每化解一个心愿,就会浮现出另一个。从初恋时共享的一壶茉莉花茶,到答辩通过后导师赠的龙井,再到航天员录取那天自己奖励自己的大红袍…… “你这是把一辈子都泡在这片茶叶里了啊。”老周对着茶叶苦笑。 他忽然想起吴明说过的话:“老周,你说我们这些飘在太空的人,像不像被泡开的茶叶?无论飘多远,根还在那片山水间。” 第七七四十九天,老周终于来到了最后一个记忆。 这次很简单:就是吴明独自品茶,望着地球的身影。没有遗憾,没有未了的心愿,只是日复一日地,用这种仪式确认自己与故土的联系。 老周没有取出轮回匣。他在通风管道旁坐下,从怀里掏出自己珍藏的茶具——那是他上太空站时,女儿偷偷塞进行李的。 “老伙计,我陪你喝一壶。” 两缕茶香在太空站的循环空气中交融,如同两片来自不同山头的落叶,在溪流中相遇、打旋,最终并肩漂向远方。 从那天起,老周养成了个新习惯:每天路过第三区时,都会对着那片茶叶点点头。而茶叶依旧每天轻轻颤动,仿佛在回应他的问候。 直到某天,新来的维护员好奇地问:“前辈,那片茶叶怎么总在那儿?要不要我把它清理掉?” 老周神秘地笑笑:“那是太空站的特产,叫‘不老茶’。每个离开的人,都会留下一片。” 年轻人似懂非懂地点点头,走开了。 老周转头望向舷窗外漆黑的太空,忽然明白了什么——他收集了这么多年的记忆,也许自己早已成了记忆的一部分。就像那片茶叶,看似卡在当下,实则已在无数个时空中轮回。 而在他看不见的角落,另一片茶叶正悄悄出现在他的工作台抽屉里——那是他上周不小心洒落的铁观音,带着对地球秋天和女儿笑容的思念。 太空站的循环系统轻轻嗡鸣,送来的微风中,两片茶叶在不同的位置,以相同的频率轻轻颤动。

This post is licensed under CC BY 4.0 by the author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