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ost

红伞与白墙

梅雨时节,老街的墙面总是渗出细密的水珠。陈旧的白色涂料在潮湿中微微鼓起,像老人手上的褶皱。周三下午三点,林师傅照例撑开那把褪色的红伞,站在墙前。 没有人记得这个传统从何时开始。只知道每逢周三,无论晴雨,林师傅都会准时出现在白墙前,撑开红伞站立一小时。街坊们早已习以为常,偶尔有新搬来的租客好奇张望,很快也会被老住户用”一直如此”的眼神劝退。 今天有些不同。当林师傅收起红伞准备离开时,墙上突然浮现出一道淡红色的印记,形状恰似伞的轮廓。他停下脚步,用粗糙的手指轻触墙面,那印记竟微微发烫。 第二天清晨,卖豆浆的王婶第一个发现异样。白墙上那道红印非但没有消失,反而愈发鲜明,像用朱砂新描过一般。更奇怪的是,凡是经过那面墙的人,都会突然想起某个被遗忘的承诺。 杂货店老板想起了二十年前答应给妻子买的海边别墅,花店姑娘记起儿时说要种满玫瑰的阳台,连流浪猫都对着墙喵喵直叫,仿佛想起了某顿未赴的鱼宴。 消息传开后,白墙前渐渐聚起了人。人们安静地排队触摸那道红印,然后在突然的泪光或笑声中匆匆离去。墙下的野花不知何时变成了红色,像是谁不小心打翻了胭脂盒。 第七天,林师傅照常前来。这次他带了个铁皮盒子,里面装着发黄的照片和信纸。他对着墙低声说话,像在和老友谈心。雨水顺着伞骨滑落,在墙角汇成淡红色的细流。 “她最喜欢红色。”林师傅突然对身旁好奇的孩子说,”这面墙是她画的最后一幅画。” 原来五十年前,有个爱画画的姑娘每天在这里写生。她总撑着一把红伞,说白色墙面是最好的画布。后来她去了远方,只留下每周三来这里站一小时的约定。三年前她去世了,林师傅却仍然保持着这个习惯。 当夕阳西下,墙上突然浮现出更多图案:一只风筝、半轮月亮、几笔潦草的远山轮廓。雨水冲刷过的墙面像渐渐苏醒的画卷,展示着那些年被阳光和时光掩藏的秘密。 如今每逢周三,依然有人会来站一会儿。不一定撑红伞,也不一定是林师傅。但白墙上的印记始终鲜亮,像某个未完成的约定,在梅雨时节特别醒目。偶尔有路人触碰墙面,还是会突然想起什么,然后笑着或哭着继续赶路。 墙还是那面墙,只是雨水再也冲不走那些红色的记忆了。

This post is licensed under CC BY 4.0 by the author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