会呼吸的旧鞋匠铺
老城区的拐角处有一家鞋匠铺,门楣上挂着一只褪色的皮鞋作为招牌。七十岁的陈师傅每天清晨准时推开那扇吱呀作响的木门,开始一天的工作。奇怪的是,每当夜幕降临,店铺里就会传出细微的呼吸声,像是有什么东西在沉睡。
这天傍晚,最后一位顾客取走修补好的皮鞋后,陈师傅照例锁上门。月光透过百叶窗的缝隙洒进来,工作台上的工具开始微微颤动。墙角的旧皮鞋们舒展着鞋面,鞋带如同触须般轻轻摆动。最老的那双黑色牛津鞋甚至打了个哈欠,鞋舌卷曲又舒展。
“今晚的月色真不错。”1940年的女士高跟鞋细声细气地说。 “是啊,适合讲个新故事。”1972年的工装靴瓮声瓮气地接话。
每双鞋都在低声交谈,诉说着曾经主人的故事。那双磨破了后跟的学生鞋还记得小男孩第一次逃学时的忐忑;沾着干涸泥点的雨靴怀念着地质学家踏过的每一条溪流;就连最新送来的一双跑鞋,也开始学习如何参与夜间的对话。
陈师傅其实一直都知道这个秘密。五十年前他的父亲临终前告诉他:”我们修的从来不是鞋,是鞋里藏着的人生。”此刻老人正躲在阁楼上,透过地板缝隙微笑地听着下面的交谈。他知道明天太阳升起时,鞋子们又会恢复原状,继续沉默地等待主人。
当第一缕晨光染红窗棂,鞋匠铺渐渐安静下来。陈师傅缓步走下楼梯,拿起那双讲了一夜故事的牛津鞋,轻轻擦拭鞋面。 “该回家了。”他对着鞋子轻声说,仿佛在送别一位老友。
This post is licensed under CC BY 4.0 by the author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