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ost

会呼吸的邮筒

老城区的街角立着一个墨绿色的邮筒,它比这条街上任何一个人都要老。邮递员老周每天都会来取信,他总说这邮筒有古怪——每当夜深人静时,它就会微微起伏,像是沉睡的人在呼吸。

起初没人信他,直到有一天,一个叫小满的女孩在寄信时,发现邮筒的投信口边缘沾着一片湿润的水珠,像是刚哭过。她犹豫了一下,还是把信塞了进去。信是写给她去世的奶奶的,里面夹着一张老照片。

第二天,小满收到了一封回信。信纸泛黄,字迹歪歪扭扭,像是被水泡过又晾干。信里写道:“小满,照片收到了,奶奶很想你。”她吓得浑身发抖——那分明是奶奶的笔迹,可奶奶已经去世三年了。

小满把这事告诉了老周。老周沉默了很久,最后说:“这邮筒会吞掉一些信,也会吐出一些信。它吞掉的,是活人寄给死人的思念;它吐出的,是死人还给活人的回答。”

那天夜里,小满偷偷躲在街角的树后观察邮筒。午夜时分,邮筒的金属表面开始轻微起伏,投信口缓缓张开,像在打哈欠。一张张信纸从里面飘出来,有的被风吹走,有的落在地上,字迹渐渐消失。

后来,越来越多的人发现这个秘密。有人寄出永远无法送达的道歉信,却在清晨收到早已断绝联系的朋友的回信;有人把写给初恋的情书丢进去,结果收到一封来自二十年前的拒绝信——字迹和当年一模一样。

邮筒的呼吸声越来越重,像是在承受某种无法言说的重量。终于有一天,老周发现邮筒的底部裂开了一道缝隙,里面渗出暗红色的液体,像锈水,又像血。他试着把一封信放进去,邮筒却“咔”地一声合上了投信口,再也不肯打开。

第二天,邮筒消失了。原地只剩下一滩水渍,水里漂着几片未烧尽的纸灰,上面的字迹依稀可辨:“……已收到,勿再念。”

从此,老城区的居民们依旧寄信,只是再也没人收到过回信。偶尔有人在深夜路过那个街角,会听到若有若无的呼吸声,像是有什么东西还在那里,静静地吞吐着无人知晓的思念。

This post is licensed under CC BY 4.0 by the author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