会发光的公交站牌
老城区改造那年,所有的公交站牌都被换成了电子显示屏。唯独在梧桐巷口,还立着那块锈迹斑斑的老式铁皮站牌。市政工人来拆过三次,每次扳手刚碰到螺丝,站牌就会发出刺眼的蓝光,把工人的手掌烫出水泡。
巷子里的陈阿婆是第一个发现站牌秘密的人。某个梅雨夜的凌晨,她看见站牌在滴水,不是雨水,是某种散发着茉莉香气的透明液体。第二天清晨,整条巷子的梧桐树都开出了淡蓝色的花,而站牌上的锈迹褪去大半,露出底下鎏金的”1942”字样。
邮递员小赵不信邪,有天深夜带着钢锯来偷站牌。他刚锯开一道口子,站牌里就涌出无数发光的气泡,每个气泡里都映着不同的城市风景。小赵追着气泡跑了一整夜,最后在站牌底下睡着了,怀里抱着一沓1942年的旧报纸。
最神奇的是站牌会自己修改路线。有次下暴雨,3路车本该停运,站牌却突然亮起温暖的黄光,显示”末班车23:00”。当夜确实有辆老式电车准时出现,车门打开时,乘客们看见车厢里摆着冒着热气的姜茶,司机穿着四十年代的制服,胸牌上写着”模范线路”。
卖糖炒栗子的王老头说,他年轻时见过这站牌发光。那年饥荒,站牌连续亮了七天七夜,每个路过的人都能从铁皮缝隙里摸出块酥饼。后来卫生所的护士发现,所有吃过酥饼的人,X光片上都显示胃里有朵发光的小花。
入冬后,站牌开始下雪。不是真正的雪,是一种会缓慢飘落的银色光点。光点落在谁身上,谁就能听见一段陌生的广播。修鞋匠李师傅听到的是1942年的物价公告,幼儿园小朋友明明却听见了外星天气预报。
拆迁最后期限那天,全巷子的人都来保护站牌。当推土机逼近时,站牌突然自己拔地而起,铁皮展开变成巨大的翅膀。它悬停在巷口上空,投下的光影组成了一幅完整的城市地图,每一条发光的街道都在轻轻脉动。
后来市政部门修改了规划,梧桐巷被列入了保护名录。新装的电子站牌总在雨天短路,屏幕上永远只显示一行小字:”本线路由1942年开始运营”。有细心的乘客发现,所有经过这里的公交车,投币箱里都会莫名多出几枚早已停止流通的旧币。